【低碳中国】9月8日讯,过去一年,重庆市大渡口区自启学校(以下简称“自启学校”)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深化生态文明教育,致力于将校园打造成绿色低碳的典范,为师生营造出一个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生活环境,也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强大的教育力量,成为当地教育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渡口自启学校。
“绿色低碳”理念贯穿校园规划与建设
自启学校从校园规划和建设源头入手,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始终。
校园内建筑布局科学合理,充分考虑自然采光与通风,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教学楼等建筑采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有效降低了用电成本,实现了能源的高效补充。校园绿化覆盖率高,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美化了校园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清新、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此外,学校还建设了雨水花园和中水回用设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后用于校园绿化灌溉,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充分展现了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对绿色低碳理念的不懈追求。
学校屋顶安装的光伏发电板。
课程体系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全面覆盖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大胆创新,构建了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了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涵盖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多个领域;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环保意识。
同时,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在语文课上通过阅读环保主题文章激发学生思考;在科学课上开展生态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态现象;在美术课上以自然景观为创作素材,培养学生的审美与环保情怀。
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垃圾分类创意大赛、绿色低碳生活倡议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行动力,使生态文明教育真正落地生根,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美术课堂上,教师以自然景观为创作素材。
科学课堂中,学生正在做生态实验。
师生携手行动,共建共享绿色低碳校园
学校高度重视师生在绿色低碳校园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绿色低碳氛围,引导师生积极参与。
学校利用国旗下演讲、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绿色低碳知识和环保小贴士,有效提高了师生的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师生们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学生们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主动参与校园绿化美化活动,争当环保小卫士;老师们以身作则,倡导绿色出行,优先选择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减少私家车使用,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学校还成立了绿色低碳志愿者团队,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校园环保巡查、社区环保宣传等活动,将绿色低碳理念传播到校园之外,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形成了全校师生共建共享绿色低碳校园的良好局面。
家校社协同共进,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合力
自启学校深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搭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绿色低碳校园建设。
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成果和绿色低碳校园建设情况,引导家长支持并参与到学校的环保行动中来。通过举办家长环保讲座、亲子环保手工制作比赛等活动,增强家长的环保意识,促进家庭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同时,学校还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与周边社区联合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将校园生态文明教育延伸到周边社区,带动社区居民共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的良好格局,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重庆市大渡口区自启学校在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创建绿色低碳校园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绿色、低碳、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培养了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环保责任感,为推动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未来,自启学校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内涵,拓展绿色低碳校园建设成果,为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贡献更多教育智慧和力量。
文/李显维
原标题:深耕生态文明教育,打造绿色低碳校园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