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海产业园原为市属国有钢琴生产厂,2021年因疏解非首都功能,原钢琴生产等相关业务搬迁至河北省沧州市,厂房处于闲置状态。2023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研究决定,拟对该项目实施改造升级,以满足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
目前,星海产业园改造升级项目持续进行中,本项目以老旧厂房更新改造为契机,通过盘活存量工业资源,建设绿色化智能网联汽车高端零配件产业基地,重点引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企业,强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的集聚效应与协同创新能力。
项目改造总建筑面积132192.59平方米,主要改造内容包括绿色节能化改造工程、拆除工程、装修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及消防工程等。发改君了解到,该项目2023年8月已开工,预计2026年6月竣工。
园区整体效果图
项目将通过三大举措实施园区升级改造,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低碳、开放共享、产业协同的新型现代化园区。
突出绿色低碳改造,打造绿色产业园区。项目改造使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利用空气源系统,大幅降低建筑整体能耗,铺设光伏发电系统,增加绿电供应,年发电量预计将达到1900万kWh,可实现节能率40%,改造完成后,园区整体将达到绿建二星标准。
构建开放园区,织补公共服务功能。结合星海集团乐器制造文化,建设乐器文化绿地,同步改造停车设施并配建充电桩,预计可向社会提供200余个停车位,解决周边停车难题。
立足区域功能定位,提供产业链协同配套。项目引入海斯坦普汽车组件(北京)有限公司,为周边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生产配套服务。已签约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达博有色金属焊料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生产集成电路焊接所需材料,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星海产业园改造升级项目的推进,不仅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盘活存量资源、壮大智能网联汽车与集成电路配套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更将以绿色化、协同化的园区新形态,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关键技术突破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发展北京
作者:王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