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垃圾分类“碳”秘活动 “益”起来助力绿色十五运

低碳中国】11月6日讯,10月31日,一场主题为“绿色十五运 分类‘益’起来”的垃圾分类“碳”秘活动成功举办。作为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起的2025城市管理系列开放体验活动之一,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31名师生、广州市人大代表吴小丽和亚运冠军周嘉威等嘉宾,一起参观天河区临江带状公园、天河区中海康城小区和黄埔区联和街垃圾分类宣教馆,同时体验人机协同等运动游戏,多角度展示十五运场馆周边的垃圾分类成效,为十五运的圆满举办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和社会氛围。

广州垃圾分类“碳”秘活动 “益”起来助力绿色十五运

活动参与者在临江带状公园合照

人机协同 智慧提升环卫效率

活动的第一站是位于天河区的临江带状公园。只见一辆无人驾驶清扫车现场演示作业场景,自动清扫路面的落叶。有活动参与者为了测试清扫车的性能,走到其正前方,清扫车立即停止前进。据了解,这台GS1无人驾驶清扫车是基于人工智能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清扫车,具有灵活避障、全天候作业、低噪音等优点,目前已有50多台分散在广州部分景点、交通枢纽以及天河体育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十五运比赛场馆,助力广州环卫作业的效率提升。

广州垃圾分类“碳”秘活动 “益”起来助力绿色十五运

参与者在工作人员讲解下了解GS1

现场设置了“人机协作大战”的体验活动,在划定区域内,参与者和GS1协同清扫,直观印证了科技对于提升智慧城市管理的巨大潜力。临江带状公园作为广州精致城区的标杆,为了办好家门口的全运会,还汇聚了其他城市管理的高科技利器:智能回收柜和纯电动自装卸式垃圾车,它们也都是十五运场馆的同款智能设备。广州市人大代表吴小丽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她在现场体验后表示:“我自己是做农文旅行业的,生活在农村,经常跟村民打交道。如果也能在乡村的不同地方定点建设这样的垃圾分类点,同时定期邀请志愿者来科普分享,久而久之村民也能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乡村也会更整洁、更美丽。”

社区共建 培育分类新风尚

活动第二站是毗邻奥体中心的中海康城花园社区,这里的常住居民超过一万人,是检验垃圾分类成效的重要现场。活动参与者一进入社区,就见到由社区志愿者“康叔”“康婶”组成的康城文化艺术团,他们以一段节奏明快、内容贴切的快板节目,展示了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饱满热情与独特智慧。

广州垃圾分类“碳”秘活动 “益”起来助力绿色十五运

学生们踊跃参与“垃圾分类大挑战”游戏

随后的“垃圾分类大挑战”游戏将气氛推向高潮。参与者们分为两组,准确判断卡牌上写有的各种垃圾,并将其投入正确的分类桶中。欢声笑语中,分类知识深入人心。社区志愿者还向大家演示了智能回收装置的使用以及碳积分小程序的操作,展现了社区是如何通过激励机制,将垃圾分类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绿色生活、人人参与”的良好风尚。亚运冠军、广东省游泳队教练周嘉威深受现场鼓舞,“从志愿者的文艺宣传,到互动游戏,再到碳积分的正向激励,这个社区有一套生动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型。日常训练中,我们会鼓励运动员尽量用自己的杯子来冲泡运动饮料,还有一系列低碳行为,用实际行动助力绿色十五运。”

宣教基地 全链条播种绿色希望

活动最后,参与者们来到位于黄埔区联和街的垃圾分类宣教馆。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大家系统性地认识广州生活垃圾分类的历程、科技应用与末端处理链条,并实地观看联和街的“智慧大脑”——垃圾分类智能监控平台。该平台覆盖全街124个垃圾投放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7*24小时“无人督导”,能有效引领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广州垃圾分类“碳”秘活动 “益”起来助力绿色十五运

垃圾分类智能监控平台

走进资源收集中心,资源回收站、装修垃圾收集点、大件垃圾拆解点的集约化、规模化功能分区让人眼前一亮,同时加深参与者对广州“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的理解。令人惊喜的还有馆内的“一米菜园”,周边学校班级可以认领约1平方米的“责任田”,给孩子们打造生态种植体验区,将垃圾分类、资源循环的环保理念与自然教育完美结合,将绿色理念传承到下一代。“今天的体验很震撼,我系统地了解广州的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真切感受到广州调动市民一起参与垃圾分类,还有日常环保的活动,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山大学的硕士王同学在活动最后说道。

此次“碳”秘之旅,不仅是一场面向十五运的绿色预热,更是一次面向公众的生动课堂。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展示广州在垃圾分类、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及运用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心与成果,诠释“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内涵。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在十五运期间持续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让比赛场馆成为分类课堂,接待酒店变身环保驿站,参赛选手化身绿色使者,赛场观众争当文明先锋,助力“绿色全运”“低碳全运”“无废全运”。(文/图 成广聚)

特别声明:低碳在线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低碳在线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低碳在线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2)
上一篇 2025/11/06 18:02
下一篇 2025/11/09 21:17

相关推荐

  • 孝南城乡垃圾分类模式再次获评省级示范案例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晓亮)近日,孝南区城管执法局申报的《聚焦分类,创新方法,打造城乡共进“孝南模式”》案例获评中南六省(区)垃圾分类示范案例。 这是继今年4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12345”工作法及城区“车+房”模式被湖北省住建厅评为示范案例之后,孝南区垃圾分类工作再次获得省级认可,充分体现了孝南区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与垃圾分类领域的持续创新与成效…

    2025/10/16
    0
  • 告别枯燥宣讲!娄底城管 “三进” 活动玩出新花样,垃圾分类知识 “趣” 入人心

    【低碳中国】9月23日讯,9月19日,由娄底市城管执法局主办的城管“三进”垃圾分类专题宣传活动在石马公园广场成功举办。活动以“沉浸式环保挑战+创意作品展示+政策宣讲”等创新形式,吸引辖区居民1000余人参与。 环保挑战赛:趣味游戏点燃热情‌ 垃圾分类趣味宣传现场热闹非凡,欢呼声、欢笑声此起彼伏。“这个游戏太好玩了,我学到了好多垃圾分类知识!”社区居民兴奋地分…

    2025/09/23
    0
  • 推动垃圾分类从“独奏”到“交响”——成都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垃圾分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低碳中国】10月9日讯,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更是一项需要政府、企业、社区与公众协同发力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成都市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垃圾分类治理新格局,奏响垃圾分类从政府独奏到全民交响的时代乐章。 市场参与:激活绿色新动能‌ 近段时间,在成都高新区芳草街道蓓蕾社区,利用社区“金边银角”打造的…

    2025/10/09
    0
  • 弋江区三山街道天桥村开展“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主题宣传活动

    【低碳中国】10月13日讯,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民垃圾分类意识,共建洁净美丽家园,弋江区天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宣传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全村上下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活动现场,志愿者布置了醒目的宣传横幅和图文并茂的分类指引展板,详细介绍了“…

    2025/10/13
    0
  • 青塔街道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

    【低碳中国】11月11日讯,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推动资源回收与高效利用,近日青塔街道珠江紫台社区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区和旧物置换区,居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分类知识,践行绿色生活。 活动现场,社区工作者们化身“垃圾分类导师”,在咨询台前为居民带来一场生动的垃圾分类小课堂。他们不仅通过宣传折页详细讲解垃圾…

    2025/11/11
    0
  • 青岛城阳:“分行者”宣讲团进雕塑文化园,垃圾分类普法活动绘就绿色文明

    【低碳中国】10月11日讯,为进一步营造“垃圾分类就是低碳环保新时尚”的浓厚氛围,提升全民分类意识,推动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10月10日,在青岛城阳区住建局的指导下,城阳区“分行者”垃圾分类宣讲团在青岛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园组织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普法宣传”的活动,得到了城阳居民的广泛参与和热烈反馈。 公园活动现场,“分行者”垃圾…

    2025/10/11
    0

联系我们

198-6585-3118

在线咨询: QQ交谈

客服邮件:Service@iditan.cn

工作时间:9 : 30 - 20 : 3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低碳在线(www.iditan.cn)聚焦绿色低碳领域前沿动态、政策解读、技术成果与产业趋势,致力于为行业从业者、研究机构及关注环保事业的网友,提供专业、及时、全面的资讯服务与交流空间。现诚邀广大网友、行业伙伴踊跃投稿、洽谈合作,共筑绿色低碳信息生态,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客服QQ:1055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