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 浙江能源革新绘就共富新图景

浙江在线9月15日讯(记者 余爱华 通讯员 严佳鑫)8月15日,温州洞头区亮出一份经济答卷,这个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的山区海岛县,2025上半年GDP增长6.7%,拟合海经区后增长7.6%,居全省第五位;18个项目跻身海洋强省建设重大项目清单,数量温州市第一。

成绩单背后,是洞头对于人海共生、陆海统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不懈追求,而这,离不开浙江省能源集团的共富帮扶。

近年来,浙江省能源集团以“千万工程”“山海协作”等项目牵引城乡融合发展,因地制宜落地项目工程,打造以能源产业服务共同富裕的“浙能模式”,为浙江山区海岛县带去了产业革新、普惠民生的契机,也为浙江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注入了不竭动能。

浙能趁海风向“新”行 集结风电企业 渔村改头换面

八月,记者站在洞头状元岙港的码头,不远处的荒地上,十几台挖掘机正加足马力建设工程,头顶是高近十米的旋挖钻机,耳边是机械的轰鸣……

风从海上来 浙江能源革新绘就共富新图景

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核心区)一期工程建设现场航拍图。周志南 摄

这片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正是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核心区)的选址所在。

2024年9月,经省委、省政府统筹规划,浙江省能源集团牵头成立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谋划开拓深远海海上风电资源开发新赛道,组建海风温州母港公司并负责海风温州母港项目的全期建设与运营。项目同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到2030年,打造立足华东、面向全国、辐射国际的风电全产业链集聚高地。日前,该项目一期海工装备制造入驻企业已基本确定。

“整个母港项目远期会形成每年300万千瓦的深远海风电保障能力,推动全省实现2800万千瓦的深远海风电目标。”海风温州母港公司副总经理舒畅说道。

风电母港项目落地洞头后,使得状元岙片区寂静的小渔村开始改头换面。“我们目前有200多名建筑员工,不少都租住在附近村民家中。”工程建设期间,大量外地务工人员来此就业、居住、生活,带动当地餐饮和住宿行业发展。温州母港公司负责人笑着补充,“我们向小北岙村租用了五层办公楼,作为项目指挥部,一年租金80万元左右,小北岙村集体经济从此有了稳定的收入。”

据了解,风电母港项目固定投资超40亿元,截至2025年7月,已投资12.1亿元。此外,后期母港的运营也将创造预计2000多个就业岗位,将有效促进年轻劳动人口回流洞头。

海岛上的LNG接收站 保障浙南天然气供应

沿着洞头海岸线行驶,一座僻静的海岛——小门岛赫然出现在眼前,与周边绿草丛生的景色不同,这座小岛将蓝与白交织得恰到好处。这份蓝是一望无际的汪洋,白则是浙能温州LNG接收站庞然大物般的LNG储存罐。

风从海上来 浙江能源革新绘就共富新图景

温州LNG接收站鸟瞰图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正成为全球增长最迅猛的能源行业之一。近些年,我国LNG进口量持续增长,沿海LNG接收站建设进入高峰期,浙能温州LNG接收站便应运而生。

温州接收站的液态天然气,主要来自卡塔尔、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地,天然气海运到达后,便通过智能化装卸管道,被暂时储存在大型储罐中。后期,再通过LNG槽车运输至各地天然气站点,到达千家万户。

“接收站设计能力是300万吨每年,2025年目标为150万吨,约21亿方的天然气,主要保供温台丽地区。”浙能温州LNG接收站负责人沈云表告诉记者。

温州LNG接收站是浙能集团控股的第一个具有应急调峰储备功能的LNG接收站,作为浙南区域唯一大型气源,可弥补当地供气不足,提高储气调峰和保供能力。2023年冬季,浙江极端寒潮频发,用电缺口大、用气量攀升。紧急时刻,温州LNG接收站持续外输,单日最大外输1000万方,为保障全省电力供应和民生用气的稳定可靠不遗余力。

温州LNG接收站于2023年9月正式投产,两年来,接收站不仅保障浙南区域的天然气供应,还有效带动当地就业和配套产业的发展。目前,接收站正式员工146人,其中62人为温州籍。另有前台、保洁、食堂物业服务人员28人,均为洞头大门镇本地人员。同时接收站协助地方政府招引配套产业冷能利用公司,招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已与企业签订投资协议,计划今年开工建设。

天然气延伸至乡村“最后一公里” 清洁能源进入千家万户

温州平阳是浙江南部有一座美丽的小城,作为山区26县,平阳资源禀赋有限。近些年,浙江省能源集团在平阳地区扩大投资,将优质低廉的天然气资源带入平阳城乡的角角落落。

早在2015年,浙江省能源集团就在平阳县成立天然气公司,加速该地天然气能源基础设施的建造。2020年5月,平阳县天然气有限公司高中压调压撬正式运行,“甬台温”管输天然气正式登陆平阳,实现该地区管道天然气“零”的突破。

今年八月,记者来到平阳县海西镇的海西门天然气站点,负责人仇毕峰告诉记者,“这个LNG临时站预计今年年底投产”。

作为温州LNG接收站的下游工程,该站点将通过“绿色能源站+微管网”模式,承担起周边乡镇的天然气供应、以及部分存储转运功能,并将管道天然气的触角延伸至平阳乡村的“最后一公里”。

天然气直接入“村”过“户”,是浙江省能源集团深入践行乡村振兴和能源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气化农村”将以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带入偏远农村地带,代替传统的柴火、煤和瓶装煤气。这对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经济转型、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平阳天然气公司共承担平阳县4个乡镇的天然气供给,民用天然气价格相对市场成本更为低廉,是一项长期惠民利民的共富工作,工业天然气则助力当地产业发展。

浙江省能源集团立足能源行业优势,将先进的深远海风电技术、LNG运输储存技术带入温州洞头、平阳等山区海岛,助力当地产业升级、产业转型,为浙江省的共同富裕工程写下生动注脚。

特别声明:低碳在线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低碳在线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低碳在线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0)
上一篇 2025/09/16 23:18
下一篇 2025/09/16 23:22

相关推荐

  • 打造全链条绿色消纳体系 “零碳工厂”让新能源“就地生金”

    低碳中国(www.iditan.cn)9月15日讯,位于吉林西部大安市的一家“零碳工厂”,能将风、光、水等本土资源,就地合成化工产品,让自然资源“就地生金”。 液态氨生产下线 灌装运往下游企业 在这家“零碳工厂”生产线的最末端,有6个超大罐体,储存的是厂区生产出来的液态氨。氨的形态,可分为气态和液态,液态更便于储存和运输。储存罐有20米高,可以容纳一千吨液态…

    2025/09/15
    0
  • 扎实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 四川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低碳中国】9月23日讯,五年来,四川全面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统筹推进降碳、减污、扩绿等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当前,四川省正加快建设“三江”水电基地,统筹风光新能源资源开发,促进多能互补。位于甘孜州雅江县的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是全球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光伏场址面积相当于2000多个标准足球场拼接在一起,年发电…

    2025/09/23
    0
  • 158家入选!2025年浙江省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工厂名单出炉

    【低碳中国】10月22日讯,近日,省经信厅公布2025年浙江省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工厂名单,确认温州湾新区等8家单位为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杭州炬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50家企业为省级绿色低碳工厂。 具体名单 一起来看↓↓ 各地要进一步深化对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工厂的指导服务和动态管理,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充分发挥绿色制造标杆示范作用,推动制造业绿色…

    2025/10/22
    0
  • 江苏低碳校园标准启示录:从中小学到公共机构的绿色转型

    近日,江苏省《低碳校园建设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系统推动中小学低碳校园建设的标准文件。这一体系的出台,标志着江苏省在公共机构绿色转型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也为全国“双碳”目标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落地提供了实践样本。 值得关注的是,该标准并未从能耗更高的高校切入,而是选择以中小学为起点,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这项历时两年多打磨…

    2025/10/09
    0
  • 2025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交流研讨会在湖南湘西举行

    低碳中国(www.iditan.cn)9月15日讯,9月13日,2025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交流研讨会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党校召开。活动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主办。活动以“绿水青山‘湘’约未来——生态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与生态富民新实践”为主题,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生态产业培育与乡村振兴深度…

    2025/09/15
    0
  • 北京最大“城市绿肺”温榆河公园全面建成 下周对外开放

    【低碳中国】9月24日讯,记者今天(24日)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温榆河公园二期工程已于近日完工,标志着北京最大的“城市绿肺”温榆河公园全面建成。温榆河公园二期将于9月29日全面对外开放,开放后市民可前往免费游园,无需预约。 温榆河公园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现已成为北京城区规模最大和类型最丰富的自然带,是北京城区最大的蓄滞洪区,也是北京最大的公园。 规模空前…

    2025/09/24
    0

联系我们

198-6585-3118

在线咨询: QQ交谈

客服邮件:Service@iditan.cn

工作时间:9 : 30 - 20 : 3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低碳在线(www.iditan.cn)聚焦绿色低碳领域前沿动态、政策解读、技术成果与产业趋势,致力于为行业从业者、研究机构及关注环保事业的网友,提供专业、及时、全面的资讯服务与交流空间。现诚邀广大网友、行业伙伴踊跃投稿、洽谈合作,共筑绿色低碳信息生态,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客服QQ:1055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