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中国(www.iditan.cn)9月18日讯,用“金融活水”浇灌“绿水青山”,自2023年被列为“首批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以来,江苏省扬中市围绕绿色生态、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积极探索县域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截至今年6月,扬中市绿色贷款余额302.52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22.8%,增长17.83%,高于全部贷款增速5.31个百分点。

强化顶层设计
系统谋划金融改革
为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扬中以成功入选试验区为契机,专项发布《扬中市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试点“绿岛行动”工作方案》,提出3年内积极开展探索,努力发展壮大绿色产业集群,全力提升绿色金融资源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
在绿色金融创新改革整体谋划上,加强与中诚信绿金等专业机构对接,探索制定详细的绿色金融规划和实施方案,研究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同时,积极推进搭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在绿色企业和项目认证、绿色债券评估认证、绿色金融标准应用推广和应用场景建设等方面,开展积极有效的探索。
培育绿色产业
构建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扬中市有序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能耗“双控”,同时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当地累计创成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19家;全市拥有较为完备的光伏产业链,现有光伏规上企业31家。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明确“绿色产业”范畴和统一标准,构建绿色企业项目库,针对性开展对接服务。
走进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机械臂正将单晶硅棒切割成薄如蝉翼的硅片。通过对工艺流程的重塑整合,带动每张硅片全生命周期能耗大幅降低,年节能近4万吨标准煤,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这家深耕光伏20年的企业,是绿色金融的受益者,更是实践者。“金融支持让我们敢投入、敢创新。”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扬中引导各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重点加强对光伏、环境整治等绿色产业的金融支持。截至2025年6月,扬中市普惠型重点金融领域贷款余额283.54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1%。

创新产品与服务
提升绿色金融供给质量
聚焦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扬中推动银行机构创新推出“环保贷”“光伏绿色能源贷”“排污权抵押贷款”“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等特色绿色金融产品,并积极探索绿色企业还贷周转服务机制。同时,将绿色信贷总量、产品创新与服务效能纳入金融机构考核体系,强化绩效导向,对表现突出机构予以财政资金存放等激励。
扬中的探索是镇江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个缩影。镇江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镇江市全面启动“金山绿金”行动,打造绿色金融“金山”实践基地,灵活运用“苏碳融”“镇绿通”等绿色金融工具,已累计投放政策资金超69.04亿元。镇江市发改委会同人民银行镇江市分行连续发布6批绿色金融白名单,组织多场政银企对接活动。截至2025年二季度,已为名单内24家企业提供202.68亿元授信,实际贷款余额95.4亿元。
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镇江绿色金融实现迅猛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绿色信贷余额2282.96亿元,较年初新增416.17亿元,同比增长37.6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71个百分点。
从扬中到全市,绿色金融正逐步成为镇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镇江将继续深化绿色金融创新改革,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来源: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朱婕 贡晓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