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中国】10月25日讯,从纳雍收费站出口沿着307省道往宣尉街道坝子社区方向前进,道路旁,青山环绕间,几栋厂房有序排列,纳雍循环经济产业园几个大字映入眼帘。
该园区于2024年9月建成投用,通过招商引资模式,已有4家企业成功入驻园区,涵盖废品分类、回收、储存等于一体。

此前,纳雍县缺乏规模化专业化废旧物资加工配送中心,原有废品收购企业零散,且大部分分布在城区外环,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容市貌。
为此,纳雍循环经济产业园应运而生。
2023年,贵州雍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在宣慰街道坝子社区投资建设该园区,整合城区周边废品回收站,打造集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于一体的园区,通过规模化、标准化运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纳雍县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园区建成后,由企业作为投资和运营主体,通过市场化机制整合资源,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链。目前,园区由大型再生资源企业牵头,规划建设废金属拆解、塑料造粒、废纸打包等生产线,并引入物流、仓储、检测等配套服务企业,实现从废弃物回收、加工到再利用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产业集中度和资源利用效率。
每天下午5、6点,园区就热闹起来了,纳雍城区及周边乡镇的废品回收小商贩一天收到的废品都送往园区回收。“以前回收废品,塑料瓶要送到一个地方收,废铁又要送到另一个地方收,现在全部运到这个园区就行,单价还比之前高一两毛。”纳雍城区废品回收商贩告诉记者。
“废品回收以后,我们经过处理,纸板、有色金属打包发往外地售卖,塑料品在园区就可以实现‘变废为宝’。”贵州乌蒙大山再生资源循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宏阳介绍,目前园区已有一条塑料回收再加工生产线。

走进贵州乌蒙大山再生资源循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上一个个塑料筐正被生产出来,厂房里,摞了几米高的塑料筐整齐摆放。“今年我们和黔西富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该公司种植圣女果,一年需要近80万个塑料筐,之前他们都是在外省采购,成本要比本地采购高出不少。”王宏阳说。
“纳雍本地塑料废品量不小,但之前没有破碎、清洗、造粒技术,回收的塑料要卖到外地去,本地的公司需要塑料制品原料及成品又要去外面买,市场价格一样的情况下一吨要多出200-600元运费。”园区负责人欧阳红接过话茬,园区将现有资源整合起来,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

此外,园区还带动了40余人家门口就业,根据工种分类,月工资在3000元至6000元不等。“家里面农活忙完了,附近邻居推荐我来这上班,负责捡瓶子、收纸壳,一天有100块钱工资,还包吃包住。”务工群众尤德群一边整理打包好的塑料瓶一边说。
“既能整合市场降本增效,又能带动群众增收,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城区外环环境问题,一举几得。”欧阳红介绍道,下一步,该园区计划采购一批三轮车免费提供给城区周边小商贩使用,便于商贩将零散收购的废品运输到园区回收,并在纳雍各乡镇设立代收点,定时将各乡镇收到的废品运输到园区,引领整个纳雍县域的废品回收市场走向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