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碳市场制度 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碳市场建设解读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做出进一步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近期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确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的重点任务和行动路线图,是我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健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加快完善全国碳市场势在必行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排放权优化配置的政策工具,是我国碳定价机制的主体形式。当前形势下,加快完善全国碳市场,是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完善全国碳市场是适应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阶段转换的必然要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新的阶段,突出以双碳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需要进一步完善碳市场建设,将碳价格信号充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更充分发挥市场激励作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完善全国碳市场是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制度建设是重要基础,市场化一直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自2015年全面启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扎实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顺利启动并平稳运行,积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碳市场发展经验。完善碳市场就是稳中求进,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继续发挥、拓展和丰富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应市场化治理体系。
  完善全国碳市场是展现我国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决心的重要举措。碳市场是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大标志性政策。《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下的碳市场发展成为各国开展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机制。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复杂,美国政府退出《巴黎协定》、推动化石能源加快发展,坚持多边主义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挑战。在此形势下,完善全国碳市场成为展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定力、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决心的重要体现。
  二、全国碳市场有望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碳市场一头牵着减碳目标,一头连着经济增长,通过市场机制作用将减排压力转化为动力,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参与到减碳进程之中并做出贡献,成为协调减排和发展的桥梁,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碳市场正在牵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随着全国碳市场逐步扩容,市场覆盖的电力、钢铁、水泥等主要排放行业的碳排放总量接近全国碳排放总量的70%。这些行业内的重点排放企业将通过更大程度使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原材料替代、开发数字化管控等众多绿色工艺技术,发展形成新的绿色市场竞争力,带动整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碳价格正在激发技术创新。碳市场内形成的碳排放价格,将激励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凝聚全社会绿色技术创新力量。碳价格赋予绿色低碳技术市场价值,将激励企业、科研院所等以市场为导向,在投资—回报的经济循环中持续迭代升级,形成并强化在绿色低碳方向的技术引领力。
  统一的碳市场可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跨地区资源优化配置。特别是在东西部发展不均衡情况下,碳市场将为西部省市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创造更大市场空间,为中西部碳汇等生态资源赋予更多价值转化渠道,从而为缩小地区差距的创造新的机遇。
  碳金融将成为重要的绿色低碳发展融资机制。碳排放配额是天然的金融产品,发展碳金融市场,能够帮助履约企业降低经济风险,同时也是完善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举措。发展碳金融能够将引导资金投资绿色低碳项目,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并降低资金在高碳行业过多配置带来的搁置资产和资产泡沫风险。
  三、完善全国碳市场需处理好几方面关系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处于决胜碳达峰和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阶段,推动建立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需重点处理好下述几方面关系。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全国碳市场,需要坚持市场经济规律,发挥碳市场对市场的转型引导作用,用政策的确定性对冲绿色低碳转型的诸多不确定性。坚持政府和市场协同,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责任边界,为碳市场发挥作用留出更大空间。同时着力提升政府对碳市场的监管能力。
  处理好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的关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碳市场,需要统一配额管理、统一交易、统一监管、统一数据管理、统一对外合作,可促进碳配额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但全国碳市场的完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防范风险、稳妥推进。地方碳市场在扩大覆盖范围、完善市场调控、创新监管手段、有序发展碳金融等方面可先行先试,为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完善积极努力探索宝贵经验。
  处理好碳市场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生态环境部门是碳市场主管部门,对全国建设统一碳市场进行制度设计、推进实施、有效监管。与此同时,碳市场作为系统性的政策体系,与其他部门工作的有效协调衔接,是提升市场效能的重要保障。与发改部门的协调,要做好碳交易与“碳双控”制度的衔接,碳双控与碳市场数据要共享。与能源部门的统筹协调,要加强碳市场与能源转型政策衔接,与电力市场改革的协调,与绿证的统筹协调。与金融部门做好协调,共同丰富交易产品,开发碳金融产品,建立跨部门信息分享机制。
  处理好对内和对外的关系。在完善碳市场引领国内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将碳市场作为对外开展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的制度保障,在全国碳市场制度设计中坚持国际标准并预留对外接口,在开放合作和深入交流中提升国际影响力。发挥碳市场促进绿色发展跨国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国内绿色低碳技术、资金和产业整体解决方案走出去。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王海芹、熊小平)
(0)
上一篇 2025/08/26 11:20
下一篇 2025/08/28 11:21

相关推荐

  • 开启中国碳市场建设新征程,激发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内生动力 | 碳市场建设解读①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实施我国积极应对国家气候变化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政策工具。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功能定位、中长期路线图和推进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

  • 健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 碳市场建设解读③

      健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是健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重要任务,是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创造巨大绿色市场机遇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推进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抓手。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在全国碳市场建设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

  • 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调节机制 提升全国碳市场运行质效水平 | 碳市场建设解读⑤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浪潮下,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出了关键且坚实的步伐,成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科学谋划全国碳市场未来十年发展蓝图,指引其朝着更具权威性、政策预期性和支撑保障性的方向稳健迈进。其中,“建立配额储备和市场…

  • 加快建设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的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 | 碳市场建设解读④

      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自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国碳市场扩围安排、制度构建、试…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2025年5月24日)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为推动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经党中…

联系我们

0755-331076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ervice@iditan.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20: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低碳在线(www.iditan.cn)于 2025 年 8 月在深圳市完成筹备并正式上线运营。平台聚焦绿色低碳领域前沿动态、政策解读、技术成果与产业趋势,致力于为行业从业者、研究机构及关注环保事业的网友,提供专业、及时、全面的资讯服务与交流空间。现诚邀广大网友、行业伙伴踊跃投稿、洽谈合作,共筑绿色低碳信息生态,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