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构建多能互补新能源体系 描绘绿色低碳新画卷

低碳中国(www.iditan.cn)9月17日讯,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大港油田ESG案例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企业ESG优秀案例,被收录于《2025年企业ESG案例汇编》,这是继2023年先后获评“中国企业低碳先锋”“中国企业ESG优秀案例榜单50强”后,在生态文明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绿色”已经逐渐成为这个开发建设六十余载“老油田”的新底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大港油田构建多能互补新能源体系 描绘绿色低碳新画卷

低碳转型,布局新能源赛道

近年来,大港油田公司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和战略发展需要,积极适应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新形势,大力发展绿色钻井、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绿色技术,加快推进新能源和储气库业务规模高效发展,着力打造新型综合能源体系。

以ESG治理提升和绿色企业创建为抓手,全面开展生态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严格控制环境敏感区勘探开发作业活动,认真落实建设项目防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突出抓好海上、油气场站、“双高”管道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常态化开展土壤、地下水评价监测和防治修复,昔日盐碱荒滩迎来绿色蜕变,所辖碱蓬草区域被正式纳入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体系,彰显着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

公司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土地等优势,明确了“对内清洁替代、对外清洁供能”的发展格局,建立了以产能当量为核心的规划指标体系,规划了“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编制地热、光伏运维管理等多项制度,研究出台《新能源业务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等技术标准,从机制层面抓好顶层设计,确保新能源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大港油田公司从一个传统油气生产企业,正在大刀阔斧地转型新能源赛道,以清洁低碳发展新模式书写能源企业绿色新名片。

清洁用能,转变企业发展模式

油田是能源生产企业,但同时也是能耗“大户”。大港油田一手抓节能降耗,一手抓绿色用能在总能耗中的比重提升,让绿色清洁能源替代成为用能“顶流”。

2024年,大港油田公司机关楼披上光伏“外衣”——每年能产出706万千瓦时清洁电力,让办公室用电彻底告别传统电力能源;浅层地热冷暖联供技术替代传统空调,能耗直降30%以上,机关楼顺利实现碳抵消量大于碳排放量,建成中国石油首个“零碳园区”。两年来,10个浅层、中深层地热及余热利用项目相继建成投运,清洁能源供暖制冷面积突破105万平方米,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余吨。

作为中国石油在京津冀地区最大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北大港 23 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建成投入运行,年发电量可达3.6亿千瓦时,满足约14万户家庭全年用电,大港油田实现由传统网电生产模式向“零碳转身”。

在民生服务领域,这份绿色承诺同样掷地有声,大港油田港西新城学校地热项目正全速推进,待项目落地,每年预计可节约标煤10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800吨。

从办公区的“零碳样板”到井场的“绿色转型”,再到民生领域的“暖冬守护”,大港油田用一个个扎实的脚印,踩出了传统能源企业向绿色低碳模式跨越的清晰路径。

大港油田构建多能互补新能源体系 描绘绿色低碳新画卷

绿色供能,市场规模持续攀升

在新能源市场开拓的赛道上,大港油田科学布局、精准部署、多点突破,《新能源市场开发指导手册》为项目导航引路,一个个高质量、能落地、可盈利的合作项目正不断刷新能源市场“大港版图”。

地热市场份额不断增大,先后与天津市西青区、河北省霸州市、贵州省遵义市等地达成签约地热市场面积748万平方米,“大港地热”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依托“重点开发、持续跟进、储备研究”三级管理模式,相继完成市场开发、矿权申报等流程再造,河北霸州、天津西青、陕西西安等项目开发步伐持续加快。

不仅如此,大港油田还积极外输绿色用能技术和理念,2024年与沧州市南皮县政府深化新能源合作,项目在利用南皮县现有供暖设施的基础上,采用中深层地热+市政管网耦合联合供暖方式,可提供约314.1万平方米地热供暖,覆盖用户2.3万户,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26万吨,用实干助力地方绿色发展。

技术升级,着眼新兴布局未来

作为传统能源企业,大港油田公司在新能源利用和产业转型的道路上,既稳扎稳打,又步履铿锵,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一方面,注重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与清洁能源利用深度融合,通过新技术应用降低能耗、规范管理提升清洁能源的使用质量,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在大港油田绿电公司零碳示范园区,通过应用数智化技术手段,新能源综合利用智慧管控平台加速落地,其运行监测模块已实现对电力网、光伏网、低压网、热力网、水网的“五网”综合管理,实时监测光伏、储能等设施的运行数据,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关键技术攻关与前沿领域布局齐头并进,为转型开辟全新赛道。针对光伏、地热项目薄弱环节,加快攻关低成本浅层地热开发利用、中深层砂岩回灌及新型电力系统等技术,有效解决地热定量回灌难、油区电网消纳率低等开发运营难题。同时,积极布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完成了金属裂解水蒸气制氢先导试验现场工艺改造,孔隙型压缩空气储能注气试验、生物质气化制蒸汽项目进入落实阶段……一系列成果为油田构建多能互补的新能源体系筑牢技术基石。

挑战之下才有生机,破茧转型方得未来。如今的大港油田公司,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多能互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奏响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协奏曲,书写能源报国新篇章。

来源:央视网

特别声明:低碳在线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低碳在线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低碳在线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0)
上一篇 2025/09/16 23:20
下一篇 2025/09/17 22:21

相关推荐

  • 以碳标签引领供应链变革:北京绿色发展论坛分论坛成功举办,赋能企业绿色转型新路径

    【双碳在线】9月25日讯,9月24日,以“启动绿色新引擎:碳标签与供应链变革”为主题的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碳标签与低碳供应链分论坛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论坛汇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围绕碳标签在低碳供应链转型中的作用展开深入探讨,并发布系列重要成果,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论坛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北京市发…

    2025/09/25
    0
  • 民营企业前1000家向“新”而动 以持续创新活力筑牢经济发展“新引擎”

    央视网消息:9月26日,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西安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民营企业前1000家研发投入与成果均突破历史数据,研发投入规模与强度实现双增长,以持续创新活力筑牢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5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2024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稳中有升,研发费用总额1.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

    2025/09/27
    0
  • 如新公益实践获双重认可:ESG优秀案例与乡村振兴贡献齐彰显

    【低碳中国】11月10日讯,近日,如新(中国)凭借在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突出表现,荣登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发布的“2025广东外资企业ESG优秀案例榜单”。该榜单旨在展示外资企业在中国,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实践成果,评选基于企业在绿色制造、低碳创新、员工福祉、供应链管理、公益慈善以及社会责任与治理体系等方面的自主申报内容…

    2025/11/10
    0
  • “绿色低碳江城指数研究成果”首次发布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通讯员黄丰、王彬彬、邱培培)一个城市绿色发展和低碳变化该如何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价?9月23日,“绿色低碳江城指数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该成果结合武汉“碳”索,运用大量数智化技术和分提取分析手段,筛选出20项核心指标,实现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的转变。 当天,在上海举行的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数智化技术研讨会上,武汉双碳产业研究院院长…

    2025/09/23 业界观察
    0
  • 助力低碳转型 赋能高质量发展

    【低碳中国】9月8日讯,从电源结构到电力输送,从市场机制到终端应用。自独立运作以来,冀北电力通过全链条的绿色能源布局,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为区域乃至全国的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冀北经验”。 服务清洁能源发展 守护碧水蓝天 冀北清洁能源基地地处河北北部,风、光资源丰富,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近年来,公…

    2025/09/08
    0
  • 智能化、场景精准化、治理全链化 浙江垃圾分类玩出“黑科技”

    浙江在线10月10日讯(记者 陈寒)近日,由浙江省建设厅、省城乡环境建设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省城市管理协会协办,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承办的“2025年浙江省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创新方案征集活动”初评结束。从AI分拣、机器人收运,到区块链碳积分、全域智治平台,入围初评的方案展现出浙江在垃圾治理领域的“数字革命”已从“手动分”迈向“智能管”新阶段。 “本次参评方案呈…

    2025/10/10
    0

联系我们

198-6585-3118

在线咨询: QQ交谈

客服邮件:Service@iditan.cn

工作时间:9 : 30 - 20 : 3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低碳在线(www.iditan.cn)聚焦绿色低碳领域前沿动态、政策解读、技术成果与产业趋势,致力于为行业从业者、研究机构及关注环保事业的网友,提供专业、及时、全面的资讯服务与交流空间。现诚邀广大网友、行业伙伴踊跃投稿、洽谈合作,共筑绿色低碳信息生态,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客服QQ:1055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