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以前总觉得垃圾分类麻烦,经过社区同志这么多次耐心讲解和现场活动,现在对垃圾分类也得心应手了。小区环境一天比一天好,住着舒心!”近日,家住濠西园的居民傅阿姨边投放分类垃圾边感慨。这一暖心场景的背后,是和平桥街道濠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多元协同、精细治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让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织密宣传网,分类知识“飞入百姓家”。做好垃圾分类,首在宣传引导,贵在持之以恒。濠西社区依托辖区六个网格、九个邻里服务处,精心打造“网格沙龙”巡回宣传品牌,联合社区工作者、网格员、街道城管执法队员及物业志愿者组成联动宣传队,通过设置图文展板、发放宣传折页、展示实物样本、开展互动问答等形式,将分类课堂搬到居民家门口,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实操指导,实现了宣传引导与日常管理的无缝衔接。

截至目前,社区已累计开展“网格沙龙”等各类巡回宣传活动10余场,直接覆盖居民近1500户,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稳定在90%以上,营造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激活微细胞,构建“万象更新”幸福家。垃圾分类是民生关键小事,亦是社会治理大事。濠西社区注重激发各类主体活力,建立的“绿色兑换”激励机制,将“变废为宝”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步统筹管理服务,逐步营造政府、市场、社会、居民四位一体的共治氛围。近3个月来,已累计回收约100公斤可回收垃圾,有效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更让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在邻里互动中深入人心。

这种协同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垃圾分类的准确率与执行力,尤为显著的是,随着居民分类习惯逐步养成与社区环境持续改善,涉及垃圾分类问题的12345政务热线投诉举报案件数量同比大幅下降65%,展现了基层治理效能与居民满意度的双提升。
聚焦“童心”力量“小手拉大手”共筑文明。“我知道!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原来垃圾分类这么有意思!我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教给爸爸妈妈。”在“垃圾分类·你我‘童’行”的主题课堂上,天元小学三(1)班孩子们争相举手、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濠西社区牢牢把握未成年人这一关键群体,将垃圾分类融入青少年素质教育与文明实践,通过“小手拉大手”,实现环保理念的代际传递与辐射扩散。目前,主题活动已覆盖幼儿及中小学生超600人次,积极带动400余个家庭积极参与。孩子们成为家庭的“垃圾分类小督导员”,有效促进了家庭分类习惯的养成,形成了“教育一代人,影响一个家,带动整个社区”的良性互动机制。
下一步,濠西社区将持续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小区住户、沿街店面等关键领域,针对垃圾种类复杂、流动性强的特点,探索建立“社区—环卫—商户”三方联动模式,凝聚专业力量,在收运衔接、源头减量和宣传培训等方面深化合作,着力破解分类难题,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拓展,为建设绿色整洁、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注入持久动力。(于千 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