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10日讯(记者 杨泽楠)日前,南山区粤海街道在文心广场举办“五年分类同行·粤海‘智’造绿色——《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五周年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五周年为契机,紧密结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白皮书(2020-2025年)》发布节点,旨在全面总结粤海街道五年来在垃圾分类领域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激发市民与企业的参与热情,巩固提升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整体成效。



多元互动,垃圾分类知识生动呈现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让垃圾分类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下午,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南山区粤海街道相关负责人蒋世资登台致辞。他全面回顾了《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五年来,深圳及粤海街道在辖区环境改善、市民习惯养成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并通过具体数据和鲜活案例,详细展示了街道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扎实举措和亮眼成绩,让在场市民深刻感受到五年间身边的“绿色巨变”。

随后,“蒲公英计划”讲师带来的垃圾分类课堂成为活动的“知识亮点”。讲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实例,从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正确投放方法到背后的环保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层层递进的讲解。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了市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认知深度,让市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知识问答环节则进一步点燃了现场氛围。主持人围绕垃圾分类法规、日常分类技巧等内容提问,市民们踊跃举手抢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强化了知识记忆。而游戏互动环节,则让现场成为“欢乐的环保课堂”,垃圾投掷挑战、垃圾分类飞行棋、垃圾分类大转盘等趣味互动游戏,吸引了众多市民积极参与。在玩乐的过程中,市民们进一步熟悉了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以条例为纲,粤海共筑绿色宜居家园
自2020年《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以来,深圳以该条例为核心抓手,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改善城市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提升文明素养的关键举措。而作为南山区的核心区域,粤海街道积极响应号召,五年来,街道在垃圾分类宣传普及、设施升级、常态化督导检查等方面持续深耕,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稳步提升,形成了独具粤海特色的垃圾分类基层实践模式。
此次宣传活动,既是对五年来粤海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总结与回顾,更是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持续深入的新起点。活动通过多元环节设计,将知识普及与趣味体验相结合,让市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化了对垃圾分类理念的理解,使垃圾分类从一种政策要求逐渐转变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未来,粤海街道将继续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白皮书(2020-2025年)》为指引,深化“深圳模式”的基层实践,持续探索垃圾分类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携手市民与企业共同打造更加绿色、宜居、文明的城市环境,为深圳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贡献粤海力量。
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