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4日讯(通讯员 李将台 吴琼)为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理念,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近日,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红联社区和陈山社区同步开展了主题鲜明的有害垃圾回收兑换活动,以党建力量引领绿色行动,共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红联社区:红心换绿意 有害变资源
红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红心换绿意,有害变资源”活动,党员志愿者身着红马甲化身”环保导师”,在兑换区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并提供兑换服务。居民们有序排队,将过期药品、废弃灯管等有害垃圾交给志愿者登记分类,还能兑换实用小礼品。

“家里的过期药品终于有了’归宿’,还换到了实用的纸巾,既安全又节能!”居民张大爷高兴地说。

此次活动是红联社区”党建+环保”模式的深化实践。党员不仅担任兑换员、讲解员,还主动清理卫生死角、帮扶特殊群体。社区已建立”有害垃圾回收日”制度,每月21日定点开展兑换,确保有害垃圾全程闭环处理。
陈山社区:分类有害垃圾 共建绿色家园
陈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人头攒动,一场以”分类有害垃圾,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的活动正在进行。居民们将家中积存的过期药品、废旧灯管、废电池、废化学品容器等带到收集点,工作人员耐心讲解有害垃圾的危害及正确处理方法。


通过有害垃圾兑换垃圾袋、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以前不知道这些废电池该扔哪儿,现在既能妥善处理还能换点实用品,社区这个活动办得好!”李阿姨笑着说。
活动结束后,青少年志愿者手持清洁工具,深入辖区主干道、绿化带及卫生死角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成为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两场活动不仅解决了有害垃圾”最后一公里”处理难题,回收了大量有害垃圾,还通过党员示范、居民参与和青少年实践,将”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植人心。
正如居民陈阿姨所说:”以前觉得分类麻烦,现在明白这是对子孙负责的事。”
社区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让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为”好习惯”,共同绘就生态宜居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