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低碳校园标准启示录:从中小学到公共机构的绿色转型

近日,江苏省《低碳校园建设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系统推动中小学低碳校园建设的标准文件。这一体系的出台,标志着江苏省在公共机构绿色转型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也为全国“双碳”目标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落地提供了实践样本。

值得关注的是,该标准并未从能耗更高的高校切入,而是选择以中小学为起点,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这项历时两年多打磨的标准,又将如何推动医院、高校等公共机构的低碳化进程?

南京市节能评审中心副主任郝小充在接受中国新闻网专访时表示,基于前期课题研究基础、省级层面软硬件协同推进低碳校园建设的空白,以及从孩子抓起培养未来“双碳”力量的重要性等多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中小学为切入点。“标准”的出台,调研覆盖江苏省超3000所学校,创新采用七项一级指标并设立“创新模式”保障公平。未来,这一体系或将向高校、医院等场景推广,为全国公共机构低碳转型提供“江苏经验”。

江苏低碳校园标准启示录:从中小学到公共机构的绿色转型
“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行”认证教学楼

专访实录摘要如下:

问题:低碳校园建设为何从中小学开始,而非能耗更高的高校?

郝小充

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有特殊的机缘。2023年,我们在南京市建邺区开展了针对中小学“零碳校园”建设行动方案的课题,调研发现,不同学校在低碳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第二,中小学软硬件协同推进低碳校园建设还是空白地带。当时在低碳校园领域,部分地区的高校已有探索,中小学领域也有团体标准,但多聚焦硬件方面,省级层面的软硬件协同建设标准体系仍是空白。

第三,孩子是未来“双碳”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中小学没有系统、规范的顶层设计,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学校的建设运维就没有科学地引导,随着学生不断成长,低碳教育就可能有缺失。我们认为从孩子抓起非常重要,希望从源头推进低碳校园建设工作。

问题:《低碳校园建设指标体系》是如何制定的?能否分享一下这项指标体系制定的过程?

郝小充:

这个体系的制定,经历了比较长的周期。

2023年1月,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省地方标准申报指南,确定了初步申报范围,相当于有了一个契机。我们结合零碳校园的课题研究,与相关部门、业内专家充分讨论,形成了“标准”的草案和项目建议书。

2023年4月,经过多部门联动,由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推荐,经由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向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提报了申请材料。经过一轮轮筛选和研讨,2023年7月,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立项通知,正式立项。

由于这套标准编制需要调研大量中小学,涉及很多政府部门、参编单位和专家,直到2023年9月,才确定具体工作安排。

我们结合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建议,对调研表单进行了多轮打磨。由于调研范围广、数量多,为了减轻压力,我们分批进行:

第一批调研是在2023年10月—2024年5月,主要是开展线上与线下试点调研,调研对象包括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及徐州、句容等典型地市。我们结合试点调研和线上调研情况,对标准草案和指标体系进行了几轮修改,形成初步征求意见稿。

第二批调研扩大了范围,2024年6—8月,现场调研了江苏省苏中、苏南、苏北的代表性地级市,广泛征集社会意见,再次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

总体来看,我们线下实地调研覆盖约400所学校,线上调研覆盖近3000所学校。从启动到征求意见公示,大概经历了一年半时间。公示结束后,2025年1月,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了技术审查会。

经过近两个月的公示期,这项标准于2025年5月发布,6月正式实施。

问题:根据调研结果,现在江苏省中小学低碳校园建设现状是怎样的?

郝小充:

江苏省在这方面已有大量积累,但各个学校情况不同,很难单纯用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单位人均能耗等量化指标评价。

比如一些学校的教室可能没有安装空调,但节能降碳本就不是要牺牲办公室和教室的舒适度为目的。很多学校做得非常出色,包括智慧化管理、可再生能源开发、校企联合建设、低碳课程开发等。

江苏省对公共机构施行的是能耗定额管理模式,数字化程度比较高,对节能工作水平和趋势有较好的管理手段。

但不同学校主体差异也很大:

硬件设施上,新校、老校条件不同。老校建筑局促,可能没有条件加设光伏发电设施,能源计量体系不完善,很难做智慧化或精细化管理。新校规划时可能就配备了良好的节能降碳措施和设备,计量管理完善。

理念和教育上,学校第一要务是教学。有些学校将低碳教育融入数理化、信息课、劳动实践课;有些学校管理相对粗放,没有将低碳理念嵌入孩子生活的点滴。

顶层设计上,有些学校将节能降碳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比如有五年目标和年度工作要点;而有些学校则没有长远规划,对低碳认识不全面,简单理解多种花草就是绿色低碳。

整体来看,即使是一些先行先试的典型示范校的经验,也可能缺乏很好的传播渠道。很多学校不知道怎么做,或者没有平台去了解更好的做法,存在信息差。我们希望提供一个通道,让大家在不耽误教学的前提下,用能成本更低。这也是我们做这件事的一个初衷。

问题:不同学校节能降碳的水平参差不齐,你们是如何把这个标准建立起来的?如何实现公平性?

郝小充:

要尊重每个学校的特点。我们设置了核心指标体系,包括七个一级指标: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低碳校园文化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管理水平、碳汇能力,以及非常重要的——创新模式。

创新模式就是为了公平性。每个学校的条件千差万别,我们鼓励和认可学校发挥独特之处。即使前六项得分不高,创新项也能提升整体得分水平。我们不能代替学校,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强项和突破点。如果有6000多所学校,就可能有6000多个创新点,那将是不得了的突破。

同时,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也在为中小学打造低碳校园建设的“工具箱”和“灵感库”——《江苏低碳校园行动手册》。正是因为我们深知校园的基础和特色,因此特别采用了菜单式设计的手册,提供丰富、可选、易操作的低碳化实践。无论学校在低碳化方面刚刚起步,还是正在深化已有的低碳战略,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可操作的路径与方法。

问题:调研的重点方向是什么?还有哪些重要的发现?

郝小充:

我们设计了函调材料,重点了解包括学校投入使用时间、类别、班轨、办学规模、师生配比等学校基本情况,以及是否有食堂、住宿、校车、空调覆盖、集中供暖、校外活动场地等设施与用能情况,也特别关注承接校外活动的情况,以便在考评时平衡或剔除这些影响因素。总之,我们鼓励学校往培养教育孩子的大方向走,方式方法比数据更重要。

问题:未来高校、医院这样的公共机构是否能开展类似的低碳转型?

郝小充:

非常有必要。立项时我们就有一个初衷,低碳校园是第一步。公共机构主要包括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及体育场馆等,它们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示范引领。虽然它的用能和碳排放可能不如工业或服务业大,但迈出的每一步都在为其他主体做示范。

尤其是医院和高校,用能非常集中,用能形式多,节能改造和降碳空间大。江苏省高校云集,在江苏推动这件事非常有意义,有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我们也希望把高校的低碳建设作为低碳校园工作的延续。

问题:高校或医院推进低碳转型,与中小学相比会有哪些不同?

郝小充:

从宏观上讲,都离不开软、硬件两个维度,但有很大差别,需要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

硬件方面,这些机构的体量、用能品种、形式、模式不同。医院可能24小时连续运转,持续用能排碳,可推动落地的场景更丰富。

软件方面,中小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世界,课程或项目审批流程复杂;高校或医院自主性更强,一方面这些学生是成年人,有专业学习、论文、实践项目,不是单纯地被动接受教育,还可能会反哺社会;医院又是完全不同的类型,涉及病患治疗,更注重舒适度。(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冯玲玲

图:南京市节能评审中心副主任郝小充

特别声明:低碳在线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低碳在线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低碳在线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0)
上一篇 2025/10/09 21:44
下一篇 2025/10/09 21:50

相关推荐

  • 风从海上来 浙江能源革新绘就共富新图景

    浙江在线9月15日讯(记者 余爱华 通讯员 严佳鑫)8月15日,温州洞头区亮出一份经济答卷,这个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的山区海岛县,2025上半年GDP增长6.7%,拟合海经区后增长7.6%,居全省第五位;18个项目跻身海洋强省建设重大项目清单,数量温州市第一。 成绩单背后,是洞头对于人海共生、陆海统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不懈追求,而这,离不开浙江省能源集团的共富帮…

    2025/09/16
    0
  • 双节守护绿水青山 志愿践行生态文明

    金秋十月,叠翠流金。当国庆与中秋的喜庆氛围漫染三晋大地,交城县卦山景区内游人如织、笑语盈盈。在这场“家国同庆”的团圆盛宴中,一群身着蓝马甲的身影格外醒目——他们或驻足为游客指引路线,或俯身清理步道杂物,或热情介绍卦山文化,用温暖的志愿服务为景区增添了一抹动人的“生态底色”。这抹亮色,来自交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双节文旅服务与无痕行动”。 精准服务…

    2025/10/09
    0
  • 《美丽中国 绿色承诺》暨“记录、纪念、继续” 环保公益活动“北京站启动

    【低碳中国】9月24日讯,2025年9月23日上午,恰逢“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之际,《美丽中国 绿色承诺》暨 “记录、纪念、继续” 大型环保公益活动项目“北京站”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一目了然公众环境保护研究中心、北京欢乐大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绿驱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活动以“十年蓝天印记・绿色赋能未来 —— 共启超大城市环保公益新实…

    2025/09/24
    0
  • 保定高新区:澎湃绿色动能 助推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低碳中国】11月1日讯,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河北省保定市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能源体系重构、技术创新突破和全民参与机制,在绿色建筑、氢能产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京津冀地区低碳发展的标杆城市,为全国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保定模式”。 “到2026年,保定市零碳协会力争建成15家达标零碳工厂、3个零碳园区,形成可推广的‘保…

    2025/11/01
    0
  • 北京市已初步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低碳中国】9月24日讯,金秋北京,秋风送爽,云卷云舒,这是北京最美的季节。9月22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之一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内座无虚席,以“绿色北京新航程 绿色经济新标杆”为主题的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正在此间举行。来自国际组织代表和研究机构专家,国家部委、国家级研究机构和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企业代表等近400人次参加论坛开幕式,线上全程直…

    2025/09/24
    0
  • 江苏扬中:“金融活水”浇灌“绿水青山” 打通转型发展绿色新路径

    低碳中国(www.iditan.cn)9月18日讯,用“金融活水”浇灌“绿水青山”,自2023年被列为“首批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以来,江苏省扬中市围绕绿色生态、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等领域,积极探索县域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截至今年6月,扬中市绿色贷款余额302.52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22.8%,增长17.83%,高于全部贷款增速5.…

    2025/09/18
    0

联系我们

198-6585-3118

在线咨询: QQ交谈

客服邮件:Service@iditan.cn

工作时间:9 : 30 - 20 : 3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低碳在线(www.iditan.cn)聚焦绿色低碳领域前沿动态、政策解读、技术成果与产业趋势,致力于为行业从业者、研究机构及关注环保事业的网友,提供专业、及时、全面的资讯服务与交流空间。现诚邀广大网友、行业伙伴踊跃投稿、洽谈合作,共筑绿色低碳信息生态,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客服QQ:1055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