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已初步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低碳中国】9月24日讯,金秋北京,秋风送爽,云卷云舒,这是北京最美的季节。9月22日,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之一的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内座无虚席,以“绿色北京新航程 绿色经济新标杆”为主题的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正在此间举行。来自国际组织代表和研究机构专家,国家部委、国家级研究机构和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企业代表等近400人次参加论坛开幕式,线上全程直播吸引了近200万人次观众观看。

与会专家学者在开幕大会上纷纷表示,北京市将绿色发展作为首都大事、民生实事、发展要事来抓,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副中心建设领域已全面实现绿色建筑“两个百分百”目标,为全球超大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北京方案”。北京市已初步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开幕大会现场 中国发展网记者明慧 摄

19场专项活动涵盖多个维度据记者了解,除开幕大会、闭幕大会外,本届论坛还设置“1+5+13”19场专项活动,即1场绿色产业博览会、5场绿色发展会客厅、13场平行论坛,涵盖成果发布、经验交流、产业推介、政策发布等多个维度。

其中,绿色产业博览会于9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之间户外环形走廊带举办,共5天。作为绿色发展论坛的核心组成部分与重要实践载体,绿色产业博览会突出“活”而“精”的特点,聚焦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提出的七大战略性基础性绿色产业,集中展示零碳园区、先进能源、合成生物制造、替代蛋白食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气候韧性和生态环保、绿色金融和新型绿色专业服务业等领域的优秀企业约80家,全面呈现绿色产业前沿技术与实践。

5场绿色发展会客厅将于9月23日举办,由城市副中心(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房山区、平谷区分别对本区绿色产业发展成果、投资优势和产业发展促进政策进行集中推介展示。13场平行论坛由国家级科研院所、央企龙头及行业权威机构牵头承办,汇聚5位院士、100余位行业专家,以“高规格阵容+专业化内容+实战性成果”为特色,围绕城市存量更新中的低碳路径与科技赋能、区域协同治理经验与工业遗存修复经验、城镇水务智慧水处理技术创新与应用等开展交流研讨,并发布京津冀油区地热资源评价报告、“融资+融智”一体化专业方案、“中国碳足迹碳标签评价信息服务平台”(2.0升级版)以及国内外绿色标准化理念与实践展示、绿色金融支持企业低碳转型成果等,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引。

北京市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司长王善成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发展奇迹举世瞩目,已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比如在产业结构方面,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在能源转型方面,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在生态保护方面,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打响史无前例、规模巨大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绿色生活方面,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持续提升等。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单鑫认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产业结构提质增效,GDP能耗、碳排放量保持全国最优水平,绿电消纳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提升至近三成,全市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比重不足1%;政策体系也不断健全,高标准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中心副主任武振指出,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建设领域已全面实现绿色建筑“两个百分百”目标,即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二星及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以及构建起全国领先的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形成了绿色建筑示范集群。

在本届论坛开幕大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发布了北京市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重大进展。包括绿色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绿色技术创新动能强劲、绿色产业发展韧性增强、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纵深推进、绿色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多区结合各自定位和优势资源形成了本区绿色经济专项方案,交上过去一年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答卷”。

多项成果发布多个签约落地

记者在论坛开幕大会上看到,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及相关签约活动同时举行。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以北京绿色交易所为主体,设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下一步,北京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将以绿色技术交易为驱动力,引导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推动创新各环节和要素衔接,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引领性、国际影响力、全面开放的市场化绿色技术交易综合性服务平台。

开幕大会上,北京绿色交易董事长王乃祥分别与中核碳资产等15家绿色技术交易生态圈合作伙伴代表签署了框架协议。“秸秆糖发酵为非粮生物基乙醇技术”“石墨烯绿色技术”“高温气冷堆绿色核能与石化耦合技术”“MOSH金属氧化物制热技术”“Power EPD绿色数字认证管理工具”“建筑级低压直流照明技术”等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首批6项绿色技术交易签约落地。

《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也在开幕大会上发布。为推进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化助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张宇航介绍说,《标准体系》覆盖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从产业链技术路线拓展、应用场景创新、破除应用障碍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补充,也旨在通过前瞻性的标准预设,争取未来产业竞争的技术制高点和话语权。

民建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主任郭琨在开幕大会上发布了《北京绿色经济发展蓝皮书》。《蓝皮书》立足超大城市现实,比较并借鉴国际主要城市的绿色发展经验,构建“五维一体”的城市绿色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提出系统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全球超大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北京方案”。同时,环境基准标准与污染防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发布了2025年度“揭榜挂帅”榜单,包括“城市副中心分布式光伏应用现状与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实践”“高质量开展生态绿色设计的研究分析”“典型低碳建筑碳排放核查及关键技术示范应用研究”等10项课题。

此外,在开幕大会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吴景山秘书长向中国人民大学林尚立校长和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张铁恒董事长颁发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近零碳校园认证证书,徐伟等10位“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名单也在大会现场正式揭晓。

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

“今年是城市副中心启动规划建设的第十年。202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去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明确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聚焦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产业三大关键领域,不断强化能源、生态、文化三大重点支撑,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兼),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在论坛开幕式经验交流环节作上述阐述。

郑皓表示,“十五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将深入推进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减碳,实施产业园区、工业厂房、低效楼宇绿色化改造,探索绿色建筑规模发展的市场化路径,打造建筑绿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加快M101线一期、地铁平谷线等一批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完善公共充电设施布局,织密景观优美、便捷连贯的绿道网络,打造更加便捷畅达的绿色出行环境。聚焦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趋势,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培育引进绿色技术创新领军企业,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将副中心打造为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承载地。持续深化能源领域改革创新,加快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持续扩大绿电消纳规模、逐步实现市区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绿色电力全覆盖,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实现能源绿色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0.1微克攻坚行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与北三县共同建好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高标准建设六环高线公园,打造世界级公共活力空间;推动大运河水岸绿融合,建设国际化魅力水岸,加快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继续大力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参与碳减排行动,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共识、绿色低碳生活成为风尚。

王善成认为,“十五五”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着力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上取得新突破、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在绿色发展国际合作上取得新突破。

单鑫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和有关部门一道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战略要求,扎实推进京津冀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支持北京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到2027年底形成一批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

特别声明:低碳在线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低碳在线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低碳在线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1)
上一篇 2025/09/24 13:26
下一篇 2025/09/24 22:45

相关推荐

  • 富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奏响“红绿”交响曲

    【低碳中国】10月10日讯,“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产业红链’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合作,全面赋能产业链与供应链融合发展,畅通绿色低碳内循环。”在富阳区渌渚镇十八届人大八次会议上,这项产业发展举措被纳入下半年政府工作重点,标志着富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延链、补链、强链”步伐进一步加快。 党建赋能,激活产业生态 渌渚镇拥有600余年的矿石开采史,尤其是上…

    2025/10/10
    0
  • 杭州闲林:巧手包出邻里情 烟火气里话分类

    浙江在线9月15日讯(通讯员 虞筱钰 王映敏)近日,闲林街道闲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香气四溢、笑语盈盈,一场别开生面的“巧手做杭帮小笼,垃圾分类新时尚”主题活动正在这里热闹举行。村民们齐聚一堂,在传承传统美食技艺的同时,也将垃圾分类的绿色理念融入了日常生活。 活动伊始,面点师傅首先为大家演示了杭州小笼包的制作技巧,从和面、擀皮到调馅、捏褶,一步步细致讲解。村…

    2025/09/15
    0
  • 佛山禅城南庄湾区智造港获评“广东省低碳创新试点园区”​

    【低碳中国】9月23日讯,9月22日,佛山市禅城区南庄湾区智造港低碳创新试点园区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估会,正式获评“广东省低碳创新试点园区”。作为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培育的第五家获此称号的园区,南庄湾区智造港的成功实践,不仅是禅城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基层行动,也为区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标杆范例。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杜尧东、佛山市生态环…

    2025/09/23
    0
  • “绿色先锋”来了!平湖广陈制造首艘浙北新能源货船下水

    9月15日,在平湖市广陈镇浙北造船基地,一艘以深邃蓝黑为主色调、船身点缀着黄绿渐变“能量波纹”图案的船舶在水面静静待立。当天,由嘉兴市浙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上海市首艘64TEU纯电动集散两用多用途船舶”举行吉水仪式。这不仅填补了广陈新能源船舶制造的空白,更成为浙北地区内河航运向“零碳转型”的标志性成果。 船舶总长64.90米,型宽12.60米,设计吃水2.…

    2025/09/16
    0
  • 双节守护绿水青山 志愿践行生态文明

    金秋十月,叠翠流金。当国庆与中秋的喜庆氛围漫染三晋大地,交城县卦山景区内游人如织、笑语盈盈。在这场“家国同庆”的团圆盛宴中,一群身着蓝马甲的身影格外醒目——他们或驻足为游客指引路线,或俯身清理步道杂物,或热情介绍卦山文化,用温暖的志愿服务为景区增添了一抹动人的“生态底色”。这抹亮色,来自交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双节文旅服务与无痕行动”。 精准服务…

    2025/10/09
    0
  • 废弃建筑垃圾,变身绿色“黄金”

    【低碳中国】9月8日讯,当我们谈到建筑垃圾,可能会想到堆积如山的废弃砖块、破碎的混凝土、被丢弃的陶瓷碎片。在很多人眼中,这些都是没有用的废物,最终只能被填埋或堆放在某个角落,等待被遗忘。 然而,在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这些看似毫无价值的废料,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赋予“新生”,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政策驱动:建筑固废资源化进入快车道…

    2025/09/08
    0

联系我们

198-6585-3118

在线咨询: QQ交谈

客服邮件:Service@iditan.cn

工作时间:9 : 30 - 20 : 3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低碳在线(www.iditan.cn)聚焦绿色低碳领域前沿动态、政策解读、技术成果与产业趋势,致力于为行业从业者、研究机构及关注环保事业的网友,提供专业、及时、全面的资讯服务与交流空间。现诚邀广大网友、行业伙伴踊跃投稿、洽谈合作,共筑绿色低碳信息生态,助力 “双碳” 目标实现!客服QQ:105531116